龙生九子是哪九子?它们的名字以及故事和图片
“龙”在中华文明里面是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神异动物,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,我们都以自己是“龙的传人”而倍感自豪。
“龙”在古代也是神圣、权威的象征,古代的帝王都把自己喻为“真龙天子”,其实也就是利用了普遍民众对于“龙”的崇拜心理,便于更好的统治人民。
古代民间曾有“龙生九子,不成龙,各有所好”的说法,至于“九子”到底是哪九子,说法也各不相同,另外,这里所说的“九”,并不是龙恰好就生了九个儿子,在中国古代,“九”往往表示极多的意思,而且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,这里的“九”是一个虚数,也是个贵数,所以“龙生九子”是表示龙子数量多且尊贵的意思。
在中国民间,关于“龙子”的说法有很多种,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流传最多的关于“龙生九子”的版本。
1.长子囚牛
喜欢音乐,蹲立于琴头,很多贵重的胡琴头部至今都刻有龙头的形象,称为“龙头琴”。
2.次子睚眦(yá zì)
嗜杀喜斗,刻镂于刀环、剑柄,起威慑之意,心胸狭隘,“睚眦必报”。
3.三子嘲风
形似兽,是老三,平生好险又好望,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遗像。也有人一直认为它是有着龙脉的凤,象征吉祥,威慑妖魔。
4.四子蒲牢
据说蒲牢是生活在海边,最害怕鲸鱼,遇到鲸鱼袭击就会大叫,所以人们把他的形象放在中上面,将撞钟的长木雕刻成鲸鱼的形状,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。
5.五子狻猊(Suān ní),
形似狮子,排行第五,平生喜静不喜动,好坐,又喜欢烟火,因此佛座上和香炉上的脚部装饰就是它的遗像,传说狻猊还是文殊菩萨的坐骑。
6.六子赑屃(bì xì)
又名霸下,似龟有齿,喜欢负重,是碑下龟,意为长寿吉祥。
7.七子狴犴(bì àn)
又名“宪章”,形似虎,好狱讼,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,意为主持正义,能辨是非。
8.八子负屃(fùxì)
身似龙,雅好斯文,盘绕在石碑头顶。
9.九子螭吻(chī wěn)
又名鸱尾或鸱(chī)吻,口润嗓粗而好吞,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,有灭火消灾之意。
本文为小松笔记原创发布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