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不卑不亢是什么意思?
“不卑不亢”这个成语出自于《生绡剪》第十一回:“且又不卑不亢,堪敬堪怜。”意思是“既不自卑,也不高傲,形容待人态度得体,分寸恰当。”
《生绡剪是明末清初由十五位作家编写的短篇小说集,主要反应了明末清初的社会生活,里面也有很多小人物的故事描写。
生活中,要做一个不卑不亢的人还真的不容易,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不相同,对于一些有权势地位的人,很多人就会觉得把自己的位置放低一些才能博得别人的好感,其实这种人反而不会让人心生好感,因为一个不尊重自己的人,是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的。
一个自己都觉得低到尘埃里的卑微的人,还有谁能看见你的存在,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,不卑微是对自己的敬重,先敬重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。
就算自己取得了一些成就,也应该保持礼貌待人的态度,三人行必有我师,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待人,才能学习到更多,不亢,是对别人的敬重。
杨绛说过一句话:“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, 阶下有人在仰望你, 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, 你抬头自卑,低头自得, 唯有平视,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。”
人一生,没有谁会一成不变,也没有人会年年如一,一定是起起伏伏,有低谷有高峰,守得一颗平常心,才能走出低谷,突破困境,才能面对人生中所有的挑战与境遇。
本文为小松笔记原创发布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