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多数北宋皇帝犹豫不决,没有主见,估计也是从赵光义那传下来的。
赵匡胤给兄弟留下了一堆残缺的小国,就这个实力不收复也不可能,毕竟基础在那,北宋前期战斗力很强,打辽国甚至有点优势。赵光义也做了一些事,比如预备队攻城,可想而知,郭伟、柴荣、赵大留下的基础足以拿下辽国。
但这个人不是刘恒、李世民、朱棣能力强的太宗皇帝。此人对军事知之甚少,攻城不打赏预备队,临阵脱逃,直接上驴车就跑。宋军被打了,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后来真宗鼓起勇气亲征,但还是犹豫不决,总想回来。在仁宗时期,范仲淹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,在后来的神宗时期,王安石的改革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。改革过程中虽然有些问题,但应该改,而不是总想着放弃。
在整个宋朝的皇帝中,宋太宗的拉跨与所有太宗的横向对比,似乎都是拉跨的,如果和宋朝皇帝的纵向对比,那就是前几位,至少是中等偏上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